要瞭解早期裕隆公司推動汽車國造的歷史脈絡前,需先掌握臺灣與歐美日先進國家整體工業發展型態的差別。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先進國是在電機、機械和鋼鐵等基礎產業後,才出現造船和汽車等整合型工業。反觀臺灣在日治時期即出現造船業,1950年代裕隆公司始發展汽車業,而相關的機械和鋼鐵業要至遲1960年代以後才陸續發展。在此背景下,歐美等國家中心工廠僅需進行組裝,而裕隆公司卻需要在工廠內自行生產汽車所需之各種重要零件。
關於臺灣汽車零件的製造,早期因臺灣本身市場有限,僅有中小企業為主的機械工廠生產少量的汽車零件,銷售給修車廠使用。1960年代後期臺灣汽車生產廠商家數增加後,才開始出現本地與外資設立專業的汽車零件工廠。在此過程中,裕隆公司也投資創辦數間汽車零件工廠,帶動周邊產業的連鎖性發展。
參考資料:
洪紹洋,〈台湾自動車産業の形成〉,林采成、武田晴人編,《企業類型と産業育成ー東アジアの高成長史》(京都: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,2022),頁53-90。